版式設計中的12個禁忌 4大原則
版式設計中的12個禁忌誤區(qū)
1.“切腹”
“切腹”是報紙排版的一大禁忌,指的是一條細線貫穿畫面左右兩端。這會割斷畫面整體的文脈流動,使導語難以順利推進。
畫一條線可以提示上下兩部分是兩個不同范疇,但如果線條貫通左右就會割斷視線流??s短線的才長度可以使上下兩部分變得連貫。
文字橫貫左右,會影響導語,所以要盡可能縮短文章的左右寬度,如果文字是在太長,就把它放到頁面低端,這樣比較便于導語。
2.”淚別“
我們看雜志的時候,經??梢钥吹巾撃┮跃涮栕鹘Y。讀者可能就以為這篇文章結束了,直接把書一合,或是跳到別的頁。這就是所謂的”淚別“。所以說,如果文章還沒有結束的話,最好不要讓句號出現在這一頁的最后。
與之類似的,就是將圖片的說明放在離圖片很遠的位置,這樣也會給讀者的導語帶來不便,所以要盡可能避免。
如果文章還沒有結束,而本頁最后卻是句號的話,讀者會誤以為文章已經結束了。所以要盡量調整,不要讓句號成為這一頁最后一個字符。
圖片與說明離得很遠,我們將其稱為斷層。讀者更喜歡的是將說明放在圖片旁邊。設計所追求的理念應該就是導語的便利性。
3.填充過滿
顧客總是希望一個版面里能囊括各種內容??尚畔⑦^多時,會讓人感覺找不到重點,無法達到設計的目的。我們通常將一個畫面里信息過多的情況成為填充過滿。填充過滿的缺點就是,完全沒有空間的游刃感,會讓讀者覺得眼花繚亂,視線就會主動避開。所以設計師必須有效利用空白區(qū)域。
信息填充過多,畫面幾乎沒有空白了。這種情況下,會讓讀者不知如何是好,所以還是應該適度精簡內容。
設計者的任務就是努力創(chuàng)造更多的空白,這種說法一點也不為過。給畫面留點空白,更便于導語。便于導語最終就能使讀者接受到更多的信息。
4.貼邊
圖片緊貼畫面的下邊緣,我們將其稱為貼邊。圖片是具有一定重量感的,如果將其放在畫面的下邊緣,就會打破畫面的平衡,讓讀者產生焦慮感。在視覺心理中,畫面下緣猶如天地的地一樣,既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想要避免這種情況,可以將圖片與文章的基準線對其,或者將突破向上移動。
如果圖片放在畫面下端,會使畫面看起來很重,失去平衡,讓讀者產生焦慮感。而且,這張圖片的主題是天空,放在畫面下方很不協調。
想要避免貼邊,可以將圖片與下面文字的基準線對齊,或者將圖片向上移動。這樣一來,就會產生空間節(jié)奏感,方便導語。
5.黑色是逃避色
當用黑色作背景色時,任何顏色都可以變得很醒目。黑色是無彩的,能夠突出彩色。黑色總會給人很冷酷的感覺。但其實,我們通常是在不知道該選擇哪種彩色的情況下才會選用黑色,是大家在逃避時會做的選擇。所以可以說,選黑色來做底色的人,其實是不懂得修飾的人。
黑底其實會使眼睛產生疲勞感。從實用性角度來考慮,我們應該盡可能避開黑色。
黑色的確可以使圖片和文字更加醒目。但是這種強烈的顏色對比會給我們造成不少視覺壓力。黑色誰都可以使用,但是我們很難找到與之搭配的彩色。
黑底對比效果太強,為了緩和對比度,我們可以提高畫面亮度。此處選用了綠色作為底色,這樣就降低了底色與圖片文字的對比度,便于導語。
6.框架過多
當一個設計版面內有多個類別的內容時,我們就要按不同類別對其進行分組。傳單或者海報的分組不應超過三個。如果太多,視線就會被分散。
當類別很難分辨,而人們又想突出強調內容時,就會應用很多的邊框??墒强蚣芤欢啵嬅婢蜁适Ыy(tǒng)一性。視線很難流暢地推移下去。
邊框是為了突出內容的一種技法。在一個對頁中,框架必須保證在三個以內,盡可能只用兩處,這樣才能發(fā)揮邊框的效果。
把邊框控制在三處以內,可以讓繁雜的畫面重歸于寧靜。而這一畫面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右上角是一個大框。
7.跳讀
平時導語雜志時,經常會有一個圖片把文章隔斷的情況。這時我們一般會跳到圖片另一側繼續(xù)讀,這種現象就叫做跳讀。在視覺心理中,人們一般會順勢將視線移向旁邊的文字,而這種跳讀現象是與之相悖的。也就是說,人們一般不會想到要越過圖片去接著看文字。所以文章最好是練成一體的。
文章中間插入圖片,讀者就需要越過圖片才能讀到下文,這時候視線會在此受阻,轉移到臨近的文字上。
移動圖片,使文章連貫在一起,讀者就可以連續(xù)不斷地導語。可以將圖片上移或移至文末。
8.參差不齊
參差不齊是指海報、傳單、雜志的標題跟正文首字母不對齊。在不正規(guī)的海報中經??梢钥吹竭@種情況,但站前海報從來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為什么不可以參差不齊呢?因為它既影響導語又影響美感。版面設計四技法中,有左對齊、居中、右對齊,但從來沒有參差不齊,從這角度來解釋就很容易理解了。
我們有時會想讓標題和正文字母不對齊,但是這會使畫面變得零亂沒有美感,影響導語。所以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參差不齊。
畫一條基準線讓畫面整齊有序。如果對齊到左側基準線,就是左對齊;對齊到中心線,就是居中。
9.異常接近
版面設計的兩大要素就是圖畫和文字,他們各自獨立發(fā)揮著作用。圖畫是視覺交流工具,文字是知識交流工具。
想要發(fā)揮二者的功能,必須使二者相對獨立,不可以距離過近。圖片和文字的距離不是絕對的,但最好可以保持在半個字符的寬度。
文字跟圖畫過于接近,就會發(fā)生同化現象,難以辨認文字。如果可以空出半個字符的距離,就可以很好地分辨。
文字過于接近邊框,也不方便導語。另外也會產生視覺心理上的壓迫感,達不到美觀的效果。所以文字跟邊框也應該保持半個字符的距離。
10.花樣文字
文字主要是用來導語。如果要把它作為logo,可以對它進行一定的裝飾,但是裝飾過度的話就會影響可讀性。文字即使不加裝飾也很美,,而裝飾應該是插畫和圖片的功能。
過度裝飾文字的話,讀起來就會變得困難。我們稱之為可讀性的降低。文字不是裝飾品,而是導語工具,所以切忌裝飾過度。
不對文字進行加工處理的話,它就不會成為花樣文字。盡可能保持文字原有形態(tài),如果一定要用花樣文字的話,必須選擇適合的字體。
11.”煙囪“
把圖片拍成一個豎排,就叫”煙囪“。這樣的設計乍一看可能會覺得很有統(tǒng)一感,但太過整齊也就失去了視覺刺激,會讓讀者感覺到乏味。所以應該盡量避免煙囪形。
將圖片略微錯開,使之有一定的韻律,看上去就像波浪一樣有動感。這種韻律感可以刺激大腦,使大腦變得興奮。
在一個合頁中,豎排插入兩行圖片,這就是所謂的煙囪,單調缺少刺激。目錄中也應避免這種情況。
將圖片錯開,打破直線狀態(tài),這就叫打亂節(jié)奏。打亂節(jié)奏可以產生韻律感,使畫面具有活力,也能讓讀者興奮。
12.”侵入“
頁面下端強行塞入圖片,叫做”侵入“。這樣一來,圖片上面一行文字的字數就會減少,使文章很不連貫,影響導語。便于導語永遠是設計中的基本理念。
圖片最好不要落到頁面的下邊緣(貼邊)。因為這樣會讓人覺得圖片從畫面中被甩了出來,無法融入畫面。
右下角的圖片,就好像是在”侵入“文字。圖片上邊的幾行只剩幾個字,看起來很零碎。這樣不便于導語,圖片也無法融入畫面。
稍微移動圖片,將其放到中間,文章也會變得很緊湊,便于導語。這樣,圖片也就成為畫面構成的一大要素,很好地融入了其中。
ˇ
版式設計的四大基本原則分別是 對比、重復、對齊、親密性
對比
對比的基本思想就是要避免頁面上的視覺元素過于相似,這些元素包括(字體、顏色、大小、線寬、形狀、空間等等)。
如果想讓頁面變得引人注目,對比通常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正是它能夠讓讀者首先看到這個頁面。增強畫面的效果,但是要注意,千萬不要對比太強,在顏色的運用上,顏色對比過于強烈,可能會造成物極必反。
以上述圖片為例,100%和22在畫面中所占比例很大,字號的對比很強烈,所以造成了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很容易就引起讀者的關注,不是嗎?
重復
重復是指在頁面設計中一些基礎元素的運用上可以重復使用,包括顏色、形狀、材質、空間關系、線寬、字體、大小和圖片以及一些幾何元素等等。這樣一來可以增加畫面的條理性和整體性。
上述案例在顏色的運用,圖片大小及擺放位置,字體大小和種類,基本元素的運用上使用了重復這一原則,在視覺上我們感覺到整個案例很統(tǒng)一也很和諧。提醒大家一點,在排版設計上,字體的種類不要超過三種,在單一頁面。
對齊
在頁面設計上每一元素都應該與頁面上的另一個元素存在某種視覺聯系,這樣才能建立清晰的結構。
常見的對齊方式有左對齊,右對齊、居中對齊等。居中對齊比較少用,也不建議大家用。在版面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找某個聯系,找對齊線才行
在這組設計中,大篇幅使用了左對齊,整體效果結構清晰。
親密性
親密性簡單的來講就是要把畫面中的元素分類,把每一個分類做成一個視覺單位,而不是眾多的孤立的元素。實現頁面的組織性和條理性,同時還要注意,不要在畫面中留出太多等空間的空白…并且視覺單位之間也要建立某種聯系才行。
總結
版式設計的12個禁忌誤區(qū)和四大基本原則闡述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運用到設計中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我想如果你可以充分的理解到體會到12個禁忌誤區(qū)和四大基本原則的精髓,那么我想你就可以設計出一個不錯的視覺版面。
還要注意的是12個禁忌誤區(qū)和四大基本原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優(yōu)秀的頁面設計上可能會運用到,所以以后大家在設計的時候還是要心中有原則。當你真正成為大師的時候,再想著打破這原則吧,作為一個學習者來說我想學習這12個禁忌誤區(qū)和四大基本原則還是很重要的。